12月中旬,科技日报记者一行从新疆哈密驱车四百多公里,前往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罗钾”)出产基地采访。
行至罗布泊内地,一片波光潋滟的水面赫然呈现,岸堤上是白灿灿的盐花。不远处,矗立着一排现代化厂房。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硫酸钾出产基地!”国投罗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钾盐是农业出产不行或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有相当多的犁地处于缺钾状况。
在寸草不生的罗布泊,在极点严格的环境里,国投罗钾人探究出独有的硫酸钾出产技能,改变了我国钾肥出产的格式。
20多年前,在高低不平的盐壳子路上,一辆辆载着巨大水罐的货车向实验基地疾驰。这些水罐有的盛满水,有的装满日子物资,有的则坐满了一身黄沙的工人和各类专家。
人们来罗布泊是为了寻觅一个答案,究竟能不能在这片穷山恶水出产出粮食的“粮食”——钾肥。而那个其时被称为“基地”的当地,实际上的意思便是两排满墙盐花的“地窝子”,宿舍、化验室均在其间。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罗布泊发现了继青海察尔汗盐湖后的又一大型含钾卤水矿床。
从2000年开端,现任国投罗钾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李守江扎根罗布泊,带着一行人在戈壁瀚海敞开了从无到有的探究。
技能人员曾咨询数位外国专家。可听了罗布泊的状况介绍,专家们却纷繁摇头,共同以为:不行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用这种质料出产出硫酸钾!
质疑,归根到底与技能道路有关。罗布泊盐湖卤水成分与其他盐湖比较有很大不同,硫钾比高;加之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缺少淡水资源,既有技能道路不行行。出路只要一条——开发新技能。
国投罗钾技能中心副主任董广峰介绍,“通过重复证明和很多实验,依据罗布泊盐湖卤水的特色,确认了共同的出产的根本工艺。”
通过无数次实验,国投罗钾先后完成了小试、中试,2004年在罗布泊建成年产2万吨的硫酸钾出产线万吨